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学科带头人
现在预约 胆胰外科
杨永红 预约号码:2108255916
住院 预约时间:2013年1月15日
杨永红 预约号码:2108255416
门诊 预约时间:2013年1月15日
马玉梅 预约号码:2108254916
门诊 预约时间:2014年1月3日
舒强 预约号码:2178585116
门诊 预约时间:2014年1月20日
舒强 预约号码:2108254416
住院 预约时间:2014年1月20日
张彩琴 预约号码:961521716
门诊 预约时间:2014年6月24日
丁涛 预约号码:25944116
门诊 预约时间:2014年12月29日
蒋海敏 预约号码:25943716
门诊 预约时间:2015年1月5日
蒋海敏 预约号码:25943316
门诊 预约时间:2015年1月5日
蒋海敏 预约号码:25943216
门诊 预约时间:2015年1月7日

 

胆胰外科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胆胰外科 > 典型案例
什么是ERCP? ERCP适合治疗哪些疾病?
发布日期:2015-06-16          阅读次数:2304

什么是ERCP?
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又称ERCP),它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自从1968年ERCP问世以来,尤其是1974年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的临床应用,ERCP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微创介入技术,是临床处理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有经验的操作者,经乳头胆管插管的成功率在95%以上,清除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达90%以上,缓解梗阻性黄疸的成功率可达85%以上。同时相比较于传统开腹手术,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


ERCP适合治疗哪些疾病?
1. 胆总管结石
单纯肝外胆管结石、而且胆囊已经摘除的患者,如无特殊禁忌一般首先考虑ERCP/EST胆管取石。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可考虑ERCP胆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不是ERCP的禁忌证,应在积极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内镜介入;可行EST取石,也可先留置鼻胆管或支架进行胆道减压引流,待病情稳定后再作进一步处理。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BiliaryPancreatitis,ABP),如果符合重症指标,或伴有胆管炎或梗阻性黄疸,应尽早(<72 h)行紧急ERCP,实施EST取石或胆管引流,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轻型ABP可先行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择期采取相应内镜处理。


2. 胆管良恶性狭窄疾病
肝门部胆管恶性狭窄:包括胆管癌(Klatskin肿瘤)、胆囊癌、肝癌及其他转移癌。肝门部肿瘤的手术切除率较低(15% ~20%),预后差,绝大多数患者在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不足10%。对于无法根治性切除或合并胆管炎的肝门部恶性狭窄,通过ERCP进行胆管支架引流是首选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远侧胆管恶性狭窄:壶腹周围的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胆总管下段癌、壶腹癌、十二指肠癌等,经内镜胆管支架引流术能有效控制远端胆管狭窄引起的黄疸,治疗成功率在90%以上,与姑息性短路手术或PTCD相比,具有并发症少、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首选的姑息治疗手段。
胆管良性狭窄:临床常见的有手术损伤性狭窄、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慢性胰腺炎所致胆总管狭窄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一般认为以下情况应首先考虑内镜治疗:①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②未累及左右肝管分叉的损伤性狭窄;③慢性胰腺炎所致胆总管狭窄;④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尤其是存在局限性大胆管狭窄时。


3. 胰腺疾病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重症ABP,或最初判断是轻症病例但在治疗中病情恶化者,条件许可应行紧急ERCP;重症ABP建议在发病 72 h内(最好在住院 24 h内)行ERCP/EST,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胰腺分裂症(Pancreas Divisum,PD):PD是指腹侧胰管和背侧胰管在发育过程中不融合或融合不完全而导致的一种先天性变异。ERCP是诊断胰腺分裂的金标准,有症状的 PD建议首先选用内镜治疗,内镜治疗无效或操作失败的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
奥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Dysfunction,SOD):SOD诊断的金标准是ERCP下进行括约肌压力测定( SOM),括约肌基础压力≥ 40 mmHg有助于诊断的确立。胰型SOD一旦确诊,首选ERCP下括约肌切开治疗;建议实施胆管及胰管括约肌分别切开。
胰管破裂(ductaldisruption)与胰漏(pancreatic duct leak):胰管破裂/胰漏多为急、慢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少数情况下,手术、创伤或胰腺肿瘤亦会导致。一旦怀疑或确诊胰管破裂/液体聚积,如果条件许可,应首先考虑ERCP介入治疗。


胰管狭窄(pancreatic ductal stricture):主胰管良性狭窄多数发生于慢性胰腺炎,由于胰管广泛或局限性炎症、坏死、纤维化所致;胰管狭窄的诊断一旦确立,无论临床症状的轻重,一般均应进行治疗干预;可首先考虑 ERCP治疗,内镜治疗失败、无效、或近期效果满意但症状复发的病例,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胰管结石(pancreatic duct stone):胰管结石常继发于慢性胰腺炎,多见于胰腺头部。ERCP是胰管结石的一线治疗手段。内镜下可通过EPS、狭窄段扩张、以及应用取石篮或气囊清除胰石。如果取石不成功、未完全清除结石、或存在明显胰管狭窄,应留置胰管支架;如果需要多次碎石或取石操作,可在治疗间期留置鼻胰管引流。


假性囊肿(pseudocyst):胰腺假性囊肿多数是胰腺炎急性发作的后遗症,在慢性胰腺炎中的发生率为20%~40%。胰腺假性囊肿的处理首选内镜治疗,不适合内镜治疗或内镜处理失败的病例可考虑经皮引流或手术治疗。